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

[雜談]懷疑論

一覺醒來突然腦中閃過一些事情(能說是頓悟嗎?),當下想到的名詞是「歸因謬誤」,原本也想拿這個作為標題,但我沒有想到這個名詞會牽涉到心理學,更沒想到歸因理論能找出一大堆資料;為了避免其他人找到不相干的資料,我還是換個標題好了(而且這個標題挺符合化學人的身分)。

近來我們可以從報章雜誌臉書等媒體看到許多「成功人士」所傳授的心法,告訴我們要積極進取、樂於助人、早睡早起、不要計較……

都很有道理對吧?大家有懷疑過這些心法嗎?讓我們來想一下哪些地方可能有問題:

1. 成功人士認為這些法則即是成功要件,此為真?
2. 所列出的法則即是所有要件?
3. 這些要件背後是否還有意義?
4. 成功人士所列出的法則是否有再現性?再現機率為多少?
5. 相異成功人士的法則一致?
6. 法則與法則之間是否矛盾?該如何解釋?
7. 這些法則與結果的影響係數高低?

諸如此類的問題還可以繼續往下列,會有答案嗎?有些有,有些沒有。找出這些問題又會有什麼幫助嗎?可能有,可能沒有。拿上面幾題當例子來說,參考解如下:

1. 要看狀況。像我就不相信有關感情的很多法則。(但是我單身很久了,大家可以參考 lol)
2. 富翁對小男孩說:「你懂什麼,我爸死了之後,我繼承了他所有的財產。」這雖然是則笑話,但是仍然可以作為參考。
3. 告訴你不要太計較可能是要壓榨你──別說是我講的。
4. 照著書上說的就可以把小孩教好?就可以拿到好成績?就可以交到女朋友?呃……這就和瘦身產品一樣,如果真的對每個人都有效,何必一直出?
5. 要省錢還是要把錢花光(投資在自己身上)?
6. 拿早鳥晚鳥當例子也許比較容易發現不同之處──而我覺得睡飽、健康就好。
7. 這個問題就和「歸因謬誤」有些關係,可能高估或低估外在因素的影響,有興趣的人可以 google 一下。

不知道是天性使然還是編輯成病,我經常做這類的提問,有時候自己可以找到答案,找不到答案的話就晾在一旁──又稱「不求甚解」。正面來說叫做富有懷疑態度,能找出問題所在;反面來說就是不相信他人,處處找人麻煩。

話說回來,我覺得一樣米養百樣人,如果和電玩一般,依照同樣的玩法就會有同樣的結果,那麼人生又何苦來哉?加上成王敗寇,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做呀。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[雜談]打破砂鍋問到底,為什麼要「先乘除、後加減」

<--! 以下引自新聞原文 -->
究竟為什麼要「先乘除、後加減」呢?事實上,我們的世界是由「加減」所組成的,「乘、除」只是為了方便計算而衍伸出的東西。所謂的1+2,其實是1+(1+1)的意思;而2*3+1其實是(2+2+2)+1的意思。先乘除後加減的道理其實很簡單,先乘除是為了「還原」算式,讓乘除變回最基本的「加減」後再繼續運算。所以說:
3*2=3+3=(1+1+1)+(1+1+1)=6
2*4+1=2+2+2+2+1=(1+1)+(1+1)+(1+1)+(1+1)+1=9
這才是算式的原來樣子,先乘除後加減並沒有包含什麼「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」,民眾不要想得太複雜囉。

<--! 以下為個人想法 -->
學習數學、物理、化學容易遇到一種狀況,就是追根究柢往下問時,不一定能得到「原因」。然而很多人喜歡在這上面打轉,並不是說這種方式錯誤,只是打轉的目的可能不是在做學問,而是像本則一樣是在炒新聞。

例如在標準溫壓下,水溶液的 pH + pOH = 14,為什麼?原因是水的離子積 [H+][OH] = 10−14,p 這個符號則是一種數學運算,簡化計算過程;然而為什麼會是 −14 而不是其他的數字呢?

又如我們知道,流汗可以幫忙散熱,其原因是水會吸熱產生相變;會吸熱的原因是因為熱量從高溫處流往低溫處,然而為什麼呢?

有太多原因都是「現實就是如此」,科學家找的常常是萬物運行的法則,而不是為什麼會如此運行。

回過頭來談談四則運算的案子好了。假設我今天到了文具店買了 5 元、 10 元、15 元的鉛筆各 6 支、7 支、8 支,我總共花了

(5*6)+(10*7)+(15*8) = 30+70+120 = 220

某日我又到了糖果市場大採購,糖果均一價 5 元,我挑了 6 種硬糖、10 種軟糖,並且請店家幫我把每種糖果弄成 7 顆一袋、15 顆一袋的小包裝,2 包算為 1 組,而我買了 8 組,這又花了

5*(6+10)*(7+15)*8 = 5*60*35*8 = 84000

數學家很懶(要知道,科學家都很懶),所以符號能用愈少愈好,那麼問題來了,如果我以後寫式子想省略一些括弧,那麼我該如何定義比較好?先乘除?還是先加減? 我想前者的案例應該最常遇到,代表省掉括弧最有效率;而這就是原因。


至於新聞中所提到的『「乘、除」只是為了方便計算而衍伸出的東西』這一點並沒有問題,但他在還原時還是套用了先乘除後加減的原則,這樣子的推導在邏輯上就有問題,又如何能得到結論呢?


引用新聞:臺灣教育出問題?「先乘除後加減」原因沒人知道